策略。它是在商学院教授的。在董事会会议室里进行了详尽的辩论。这是一个公司成功的关键。然而,如今中国的大多数企业在制定战略时都没有考虑到气候变化的后果。
幸运的是,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公司一直在使用越来越多的实用方法,采取有意义的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并使自己的业务不受未来影响。然而,这些在中国还没有被广泛采用。
如果没有实质性的企业行动,中国将很难在“十三五”规划中全面实现雄心勃勃的气候变化目标。该目标反映了中国在《巴黎协定》中承诺,到2030年,单位GDP碳排放总量将比2005年下降60-65%。
极端天气是不可预测的。它可以关闭生产设施,扰乱物流,降低农业产量。在严重的情况下,它甚至可能导致内乱和移民。技术创新、监管变革以及消费者和投资者行为的转变可能更加难以预测。
了解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全球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是中国高管团队和董事会目前面临的重大战略挑战之一。
以科学的方法设定目标
在全球范围内,一种领先的方法是对气候变化采取基于科学的目标。这是企业承诺在实现《巴黎协定》的2°C目标中尽自己的公平份额,通过全面承诺按照实现这一目标所需的轨迹减排。在某些情况下,公司会走得更远,承诺将温度上升控制在1.5摄氏度。
目前,大约有500家公司通过科学目标计划(SBTi)签署了这项协议。SBTi是世界资源研究所、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和CDP之间的合作。然而,迄今为止,在承诺投资的公司中,只有3家来自中国内地,而这3家公司的投资目标都没有得到新加坡税务总署的批准。
要想让减排目标得到SBTi的批准,企业不仅要实现自身业务的减排目标,还要制定雄心勃勃的目标,通过减少间接排放来激发更广泛的变化。这意味着公司还需要找到方法,通过影响供应商或客户,或改变其产品、服务和业务模式,来创造上下游变化。
理解变化环境中的风险和机遇
另一个主要趋势是采纳了G20金融稳定委员会气候相关金融信息披露特别工作组(TCFD)提出的一系列建议。这些观点是为了回应这样一个事实:如果集体未能理解气候变化对商业的真正影响,可能会危及全球经济和金融稳定
TCFD的建议提供了一套清晰的指导方针,使企业能够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带来的机遇和风险,从而制定相应的战略。
由于金融部门推动了对更好的气候信息披露的需求——尤其是央行、投资者和保险公司——TCFD的建议有助于改变资本市场,使金融更加绿色。
不过,尽管北美、欧洲和日本的政府、企业和投资者都强烈支持企业采纳TCFD的建议,但在中国,企业对TCFD的认识和支持程度却远远落后(工商银行和晶科能源等明显例外)。
该指南建议企业采取情景规划方法,了解在不同的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措施下,企业可能面临的后果。这包括了解在世界各国履行《巴黎协定》并成功将全球变暖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的情况下会发生什么。
让气候变化成为竞争优势
综合起来,以科学为基础的目标和TCFD指导可以帮助中国的高管团队和董事会制定正确的气候变化战略。这可以让企业走在潮流的前面,预先防范监管风险、立法变化和客户需求,让企业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道路上更加顺畅。
一个好的气候策略可以证明是一个真正的竞争优势。欧洲和北美的主要企业客户尤其如此,他们自己就气候变化采取了高水平的行动,并越来越多地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其采购政策和期望的一个特征。
同样重要的是,高质量的情景规划可以帮助预测和避免气候变化的物理影响造成的破坏。它还可以提供必要的市场情报,确定未来对低碳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并创造新的增长机会。
对一些组织来说,气候变化的后果可能相对较小。不采取行动可能导致成本增加,或落后于更先进的竞争对手。尽管如此,它们的商业模式将从根本上保持健全。
其他行业——尤其是碳密集型行业——可能面临新技术带来的严重破坏,或受困资产带来的严重负债。这些可能被证明是存在的威胁,一些行业将需要适应,否则就会消亡。
本文最初以博客的形式发表于保尔森研究所的网站。